视密度检测
检测项目
1.堆积密度:测量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质量(范围0.1-8.0g/cm)2.振实密度:采用机械振动后的最大密实度(精度0.01g/cm)3.表观密度:排除开孔孔隙后的材料真实密度(误差≤0.5%)4.孔隙率分析:计算材料内部空隙占比(分辨率0.1%)5.流动性指数:通过霍尔流速计测定粉末流动特性(时间误差0.1s)
检测范围
1.金属粉末:包括钛合金、不锈钢等增材制造原料2.陶瓷材料:氧化铝、碳化硅等烧结前粉体3.高分子颗粒:聚乙烯、聚丙烯等塑料母粒4.制药原料:片剂辅料、API原料药粉体5.电池材料:正负极材料、隔膜涂层粉末
检测方法
国际标准:ASTMB527-23金属粉末振实密度测试规范ISO3923-1:2018金属粉末堆积密度测定法JISZ2512:2020非金属粉末流动性测试规程国家标准:GB/T5162-2021金属粉末振实密度测定方法GB/T6286-2021分子筛堆积密度试验方法GB/T16913-2020粉尘物性试验方法
检测设备
1.QuantachromeUltrapyc5000:气体置换法真密度仪(分辨率0.0001g/cm)2.ERWEKATAP-2:全自动振实密度仪(振动频率25015次/分)3.CopleyScientificFT4:粉体流变特性分析系统(扭矩精度0.1μNm)4.MicromeriticsGeoPyc1365:干法真密度分析仪(压力范围0.1-100psi)5.HOSOKAWAPT-X:霍尔流速计(漏斗孔径2.5-10mm可调)6.BettersizeBT-301:激光法粒度与振实密度联用系统7.LabthinkFBT-9:全自动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8.ShimadzuSMK-301:三轴振动式密实度测试台
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【简称:中析研究所】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